第七三九章 悲催的邓通(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最后钱汝君想到,她顶多能够用自己收集到的聪明人做训练。

但是这些聪明人,只是脑子比较灵活,能够联想出许多的东西。

会的东西,其实不多。

跟学堂岛学生比起来,他们这些“聪明人”真的是非常弱。

如果她去拐带野人的小孩,钱汝君也觉得着太违反天伦,

从以前开始,她就很喜欢一锅烩了,这也是她不喜欢有一些人留在哪里伤心。

钱汝君觉得,这件事没有人伤心的时候,这件事就不算坏事。

不知道,给朝廷收走的那些野人,现在怎么样了。现在是什么状况。

被皇帝放弃了呢?还是变成皇帝刘恒手中的精英。

如果说到令行禁止,这些人绝对是厉害的人。

不过要下命令的人是钱汝君才有用。

钱汝君想,既然暂时解决不了,那就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东市西市并没有因为中央水塔区的兴起,而变得比较萧条。

毕竟这里有很多有钱人。

而中央水塔区,有些能够学习的东西,就被带回来。

几乎,这两个地方,都在求新求变,但是一个人的消费,大部分还是要落在他生活的地方。

至少做官的人,就没有办法离开,只能在长安城里找食物。

不过,现在的坊市,也不像以前那么严谨了。

当商业规模变大,其实有钱人会发现他们身上的钱更为有用,能够拿出来用了。

这个时候,他们才真正享受起当有钱人的乐趣。

不想以前他们只能够去传统的赌坊去买欢乐。

现在,他们的欢乐除了这些,更多是五花八门的吃的,还有各种服饰,还有各种小玩意。

但是市面上的钱还是不够的。钱都被储存在富有人家的地窖里。

想要钱,铜矿的取得,是现在最大的问题。

在大汉,钱最大宗的生产,在吴国还有四川。

这个年代,或许皇帝的兴趣被转移了,邓通并没有被分到四川的铜矿,而那里的铜矿,换成别人来开采。

但是或许是这个人不够狠,所以蜀地的铜矿生产量,一直比不上吴国。

这两个地方,在现在几乎都是偏远地方。

吴国的国王,对皇帝刘恒和皇太子刘启都很有意见,所以得到的好处,已经好几年没有送到长安来了。

倒是吴国里的本地户籍百姓,现在过着很幸福的日子。

或许,在他们眼中,身为吴国人,比身为大汉人更值得荣耀。

现在铸钱的工作,并不是由官方来进行,而是由民间自己进行,所以铜钱也是货物之一。

本来,铜钱的价值跟币面上的价值差不多,但是由于铜钱的缺少,使铜钱的价值升高很多。

而在同时,这些铸钱的商人,却打起了降低成本的小九九,就过,五铢钱就变成四铢钱,甚至变成三铢钱。

铢在做开始,本来是一种重量单位。但是现在币值和本身的成本,越差越多了。

这是汉族传统的劣根性。

以次充好的情况,到后来变成一种普遍的情况。

大汉时代的货币,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包含早期把贝类,当成钱来使用。

那时候中原地方,还在原离大海的地方。

在当时,贝类非常稀有,也是有价值的财货。

财货两个字,本身就是由贝组成,可以说明一切。

在以前很多跟财货有关的字,都用贝来代表。

后来金属货币出现,才出现“钱”这一个字。

在后世,人们大概很难想象,一个海边随便就能够捡到的东西,竟然能够当成宝贝财货。

宝这个字,本来下面也是贝。

大汉人的生活,至今还是远离海洋的。不像金麦城现在非常贴近海洋,贝类饰品,也在金麦城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

虽然不能够当钱使用,贝类还是被人家认为是贵重的东西。尤其是表面花纹好看,又不容易受侵蚀的。

金麦城虽然容易受海洋的破坏,但是跟容易收到海洋的资材。

毕竟,大海的大风大浪的日子,在一年之中不到一个月,大部分时间,海洋对金麦城的人类来说,并不是一个禁区。

钱汝君的金麦城,已经开始经略海岛。

那是属于大海以外的国土。

里面的人,是钱汝君真正的子民。已经不受大汉国法的治理。

大量金麦城的船只,航行在这个海域。

而船只能够快速前进,仍然是这个地方最大的机密,不过当马达开始传播出去的时候,这个秘密就没有办法在保留了。

钱汝君相信,这个时代最快进步的是船只,毕竟马路要适应马达,必须变得更为平坦。

其实,钱汝君想着有一天,她会带着这些船只,到达东瀛,到达南方的海岛。看看现在住在上面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是不是,在这个地方生活,真的会这么轻松,让他们天天躺着就有食物可以吃。

大汉时期,岛国人估计很多人还像个野人,这里说的野人,可不是大汉定义的野人而是更为原始的意思。

历史上东汉有汉倭奴国王。但是在西汉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已经进化到这个样子了。

钱汝君还很想去探寻天照大帝,探索未知的神奇。

钱汝君一直没有心思对历史多加研究。她从来么没有想象过,她竟然会穿越到汉代来。

在大汉时期,岛国的女人,是不是还是一样的开放。感觉岛国对女人的看法,跟其他地方有很大的不同。

从历史上看起来似乎是这样。

但是如果看岛国漫画,好像他们的人还是正常人,一样有哭有笑,也同样没有办法接受一个人成为人尽可夫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