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我是李渊(一)(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赵云缓缓睁开眼睛,缓缓坐起身来,缓缓掀开锦被走了几步,又缓缓坐在殿中的软榻上。

“陛下……”被赵云奇奇怪怪的举动吓得脸色苍白,宫人抖着唇问出了这么一句话。

赵云无视她的忐忑,自顾自斟茶,一饮而下。

好半晌,她才扫了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宫人们一眼,缓缓开口,语气却阴森。

“那个逆子在哪,,,,”

咣——,

她把茶杯狠狠掷在地下。青瓷杯落地的声音在空旷寂静的大殿中分外分明,瓷片飞溅,一个宫人被划破了脸颊,娇嫩的皮肤和着汩汩流出的鲜血,竟有了说不出的糜艳之色。

赵云无语地扫了一眼宫人们暴露的衣服,暗叹了声大唐果然开放,就接着用凌厉的目光扫视众人。

宫人们被这目光吓得浑身发抖。

赵云却不放过他们,她还要继续演下去,谁让她现在是李渊了呢。还没睁眼的时候,她理清了记忆,她这次穿成的不是别人,正是唐高祖李渊,还是已经被李世民软禁起来的李渊。

如今正是武德九年六月初六,两天前,李世民在玄武门射杀了大唐的太子李建成,然后,他一不做二不休带兵入宫,软禁了还在迷迷糊糊中的李渊。

李渊当然很愤怒。

他是大唐的开国皇帝,先不论这江山多少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多少又是李建成打下来的,不管李世民和李建成多能干,李渊才是皇帝,作为一个自认为雄才大略的开国之君,稀里糊涂被通知自己立下的太子、自己的大儿子被二儿子杀掉了,自己又被儿子关了起来,没人能受得了的。

逆子!孽障!大逆不道!

赵云感觉自己的耳边一直回荡着李渊愤怒的咆哮,这一回她并没有继承他的感情,但是记忆中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是忽视不了的,李渊怨气不浅啊。

不过诡异的是,李渊并没有什么要报仇的**,这真的很奇怪,但是仔细翻看记忆之后,她有些明白了,原来是这个样子么?

其实李渊心里一直很看重李世民,比对李建成更甚。

李世民战功赫赫,李渊也有些忌惮,但是他还有一种‘吾家千里驹’的自豪感,虽然李渊这人能力不强又优柔寡断——这从他对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争斗的暧昧态度中可以看出一二,但他其实是个盼着儿子好的好父亲。

当然,他也很愤怒,可是除了愤怒,李渊听到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又要软禁他的消息的时候,竟然有了一种‘终于发生了’的感觉。他不是傻人,他清楚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明争暗斗,清楚李建成给李世民下过毒,也清楚他们之间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可他并没阻止。李渊是个矛盾人,他欣慰于儿子们的成长,又忌惮儿子们的成长,所以他后来甚至有些撒手不管、自暴自弃的意思了,他不是一个狠心的父亲,如果他够狠心,作为一个皇帝,就算李世民势力再大,他也不会没什么像样的抵抗就被关起来。

优柔寡断,历史上这样评价李渊,可这未必不是重情的意思,当然,李世民是完全不知道的。瞧瞧殿外围着的士兵们,为首的赫然就是亲王帐下大将程咬金,看来李世民对他这个父皇还是很忌惮的,虽然李渊这几年一直不怎么管事,还经常一副沉迷酒色的样子。

李世民现在一定很忙吧,赵云幸灾乐祸地想道,虽然李世民雄才大略,可是当皇帝和当秦王显然是不同的,他要学的还多着呢。何况……何况他就这么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又囚禁了李渊,这是古来少有的残杀手足和逼宫夺位,反对者真的不要太多哦。

“把那个逆子给朕叫过来!”赵云大吼。

“陛、陛下,”宫人哆哆嗦嗦,“陛下,秦王他……”

“他怎么了,他不敢来见朕?!”

“不!奴、奴婢不知,奴婢不知!”

宫人抽抽噎噎什么也没说出来,赵云也演够了,她就顺着台阶下去了,其实她还没考虑好见到李世民该怎么办。

很不幸,与李渊不同,李世民才是他们父子之间心结更深的那一个。

在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争锋的时候,李世民明示暗示要他的父皇早下决断,可是李渊总是首鼠两端犹豫不决,他舍不得任何一个儿子,也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在李渊这种不作为的态度下,形势对李世民越来越危急越来越紧张,因为李建成和李元吉一直想杀了他,好吧,他也想杀了他们……最终忍无可忍李世民干脆就铤而走险,于是玄武门之变就发生了。

经此之后,李世民彻底对他的父皇失去了幻想,还心存怨念——都是你这么犹豫不决才害得我走上弑亲的不归路的,我是不得已的,这一切都是你逼的!

赵云抹了一把汗,李世民确实是这么想的,历史上李世民对李渊可是十分的不好,因为怨恨,他从来都无视了李渊,甚至一丝一毫的掩饰都不屑做——除了长孙皇后还记得殷勤侍奉之外,李渊被李世民当做了透明人,在那些太上皇不得不出现的场合,李世民都是能忽视就忽视,一点不给李渊面子。

哈,英明神武的唐太宗其实就是一个得不到糖果耍脾气的小孩子吧,赵云为自己的联想恶寒了一番。

她承认自己恶趣味了,不过看起来,李世民有把李渊关一辈子的打算呐,这可真不是一个好消息。

赵云是个沉得住气的人,她待在太极宫很老实——太极宫是皇帝的住所,因为礼法,他是父李世民是子,历史上的李渊被软禁之后一直住在这里,直到贞观三年他才迁出……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