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一讲 眼光要比别人长远3年(11)(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心态是发现机会的前提,而能力则是发现机会的关键。但能力不是天生的,也非高不可攀,而是可以通过日后的实践来进行有意识地培养。

眼光决定长度,见多则识广,识多则路广。每个人的思路与经验,以及对市场的了解都有局限性,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听、多思考。在获取广泛信息的同时,去粗取精,从别人的想法中获取有益于自己的东西,增强发现机会的可能性。但机遇并不会降临到每个人身上,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在听取众多的经验之时,还需要克服从众心理和传统思维习惯的束缚,拥有独立见解。只有这样,才可能抓住机会。

此外,还应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深入市场内部,了解市场的供求状况和变化趋势、消费者的需求与好恶、竞争对手的特长与不足。知己知彼,才能为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再次,学会把握机会。

千万次的想不如一次的行动,好的创意并不鲜见,但并非每种想法都可以转化成创业机会。创意有好与坏之分,也有是否符合实际之分。一个想法是能转化成具有发展前途的商业机会,还是一个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乌托邦”,需要有客观的评判标准。

一般而言,好的创业机会符合以下四个特征:一、能吸引顾客。二、能在当时的商业环境中行得通。三、必须在“机会之窗”存在期间被实施。所谓的“机会之窗”,指的是商业想法推广到市场上所花费的时间,如果竞争者有同样思想并且产品已推向市场,则“机会之窗”就会被关闭。四、必须拥有资源和必要的技能。

最后,关注机会的来源。

机会的来源不是无源之水,来源就在市场。而在市场上寻找机会,需要先发现问题。创业是满足客户需求、解决市场难题的过程,要创业首先要找到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在这方面,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观察和亲身体会自己在需求方面的问题和生活中的难处。

然而,市场不可能一成不变,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将创业者定义为那些能寻找变化并积极反应,把它当作机会并充分利用起来的人。变化中往往孕育机会,市场环境变化,必然导致市场结构和需求的改变。生活中最显著的例子就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自有汽车的拥有量激增,由此也派生出了汽车销售、维修、配件等诸多创业机会。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随着科技的进步,创造发明和个人专利也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它们能够转化成新产品、新服务,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创业机会。

即使没有属于自己的专利和新技术,如果能够发现竞争对手的缺陷,并能够进行弥补,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创业点。更快、更便宜、更可靠……这些都将是你的优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占领“更好”这个高地时,你的创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