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net,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在怒剑狂花般的机枪扫射声中,这个伤兵慢慢地流干鲜血而死,十二个妇女一边流眼泪一边挥汗如雨地操控机枪扫射日军,射杀了三百多名日军,其中有五人在战斗中被日军炮弹或冷枪打死,还有七人战斗到打光子弹,由于无处可退,她们互相拥抱牵手着拉响了手榴弹。
妇女参加战斗,孩子也参加战斗。虽然官兵们很不忍心让孩子也在枪林弹雨间出生入死,但不少孩子确实义无返顾地也参加战斗或帮忙,搬运弹药、救治伤员等,甚至直接参加战斗。乌龙山南部的猴子山上,日军第42联队第2大队的一个中队在攻占守军一个阵地后惊奇地发现被尸体塞满战壕的阵地上居然还有一个活口,是一个十二岁大的孩子,满脸的惊恐不安,并高高地举起双手。这个日军中队的中队长下令活捉并拍照,从而作为“国民政府残暴不仁、穷兵黩武、驱赶儿童上战场”的证据,结果两个日军士兵走上前时,这个孩子突然拉响藏在身后的手榴弹,炸得自己和两个日军士兵一起血肉横飞。这个孩子在此之前拼命要求也参战,他说道:“我爸爸被日本鬼子杀了,我妈妈被日本鬼子先糟蹋后杀死,并且那几个日本鬼子在糟蹋我妈妈时还强迫我在旁边看,我要为我爸爸妈妈报仇”。阵地上的官兵们都十分难受,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孩子已经不可能像正常孩子那样成长了,他的心智已经完全被日军毁了,因此同意了他的请求。
山上的老人们同样参加了战斗,他们的“参战方式”无声而苍凉。老人们来到山上后的第四天,黎希接到报告,有老人绝食。黎希急忙赶过去,他看到一处安顿老人们的地下室内,三百多个老人整整齐齐地躺在地上,声音低微地聊着天,负责给他们送饭的妇女们急得不知所措:“黎长官,他们死活不肯吃饭,这可怎么办啊?”黎希急切地问道:“各位大爷大娘,你们为什么不吃饭啊?”一名老人气若游丝地说道:“孩子们,我们知道日本人把我们赶到这里来的原因,就是用我们的老命来消耗你们的粮食,我们不吃饭了,把饭省给你们,你们年轻人比我们更需要吃饭,你们吃饱了才能打日本人,我们这条老命也没什么用了,又不能打鬼子还给你们增添负担,我们没脸吃饭啊,让我们自行了断吧!”
黎希顿时眼泪汪汪,他哽咽着道:“我们我们撑得住的”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老人们都非常固执倔强,坚定地不愿意吃饭。整个战事期间,乌龙山上大部分老人为了给部队节约粮食而以绝食的方式来支持部队,超过九百名老人因营养不良而去世。
日军在乌龙山战役中几乎没抓到一个守军俘虏,2月5日时,日军才在战场上抓到一名因为重伤而昏迷的守军上尉。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中将命人把这名上尉送到他面前,试图获得情报,这名上尉看到板垣中将后,嘲笑着道:“日本人,你们现在知道中国有多难征服了吧?你们连这么一座只有几十米高的小山丘都拿不下来,居然还想征服中国?”
板垣中将哑然无语。
这名上尉拒绝接受日军的治疗,把日军包扎在他身上的绷带都扯掉,最后伤重而死。
乌龙山守军拼杀得近乎油尽灯枯,直到2月8日,一直持续的雨雪天气终于放晴了一天,乌龙山才得到第一次有力的增援。响彻云霄的机群轰鸣声中,一百多架中国空军飞机出现在乌龙山上空,一半是bf-109战斗机,一半是ju-52运输机,在日军的高射炮、高射机枪的火力网中,战斗机群掩护着运输机群盘旋在乌龙山上空展开物资空投,机群空投完第一批后随即返航,然后再度展开空投,在这个白天内共空投了四次,累计有200多吨物资被空投到乌龙山守军手里,一半是弹药,一半是粮食、药品、香烟等,都是守军急需的东西。在最后一次空投时,有部分ju-52运输机飞到围攻乌龙山的日军的头顶上,扔下十多吨炸弹,炸得日军狼奔豕突、抱头鼠窜,极大地鼓舞了守军的士气(ju-52运输机可以客串轰炸机,因为该机在被研制时承担着为德国空军摸索研制轰炸机的任务,机腹的客舱/货舱可在短时间内被更替为弹舱。)。
“你们需要什么?”师长李玉堂用无线电台联系罗龙。
“士兵。”罗龙言简意赅,“以及重火力驰援,我们需要大炮,需要轰炸机。”
李玉堂沉默了半晌,回复道:“抱歉,这三样都不能给你们。”
南京军目前有这三样东西,但不能投入乌龙山战役。德国援助中队的重炮、轰炸机已经陆续到了南京战场(不一定在南京城内),不过,为了展开反击,南京军需要隐藏实力,不能出动重炮、轰炸机增援乌龙山,所以轰炸乌龙山日军的飞机都是用运输机客串的,另外,南京军此时也可以增兵乌龙山,但同样不能付诸行动。
卫戍司令部内,蒋纬国正在接见两个月前就秘密成立的“中国空军第一空中突击团”(伞兵团)副团长胡乔少校:“准备得怎么样了?”
胡乔意气风发地回答道:“万事俱备,蓄势待发。”他目光炙热地道,“看到南京军的陆军弟兄们还有海军弟兄们一个个如此英雄了得,我们空军伞兵们早就摩拳擦掌、迫不及待了!空军总司令部已经下令,我们伞兵团被划入了南京军作战序列,副参座,请您下命令吧!”
蒋纬国会心地笑了:“放心!你们大展拳脚的时候来了!”南京战役前,萧爻向蒋纬国建议建立中队的空降兵部队,他是考虑到南京城极有可能会被日军四面包围,外部可用运输机群往南京城内空投兵员和物资,从而进行补给。蒋纬国在战前跟德国买了一大批运输机,主要是用于空运,而不是用于空投,但建立空降兵部队(伞兵部队)的条件就有了。实际上,胡乔的伞兵团在严格意义上肯定不是后世的空降兵,在本质上是“从天而降的步兵”,但也开创了军事历史的先河了(在原先历史上,第一支伞兵部队于1944年初正式建立)。
“太好了!太好了!”胡乔激动得浑身发抖。
“你们全团多少人?”蒋纬国问道。
“已训练完毕1500余人,还有1000余人在训练中。”胡乔回答道,“虽然人数不算多,但我保证,个个都是精英!副参座,我们只训练了两个月,为了早日拥有实战能力,我们的训练可以说是魔鬼训练,平均每天足足有五人因训练事故而遇难或重伤、残疾,两个月下来,差不多有300个兄弟唉!”他咬了咬牙,眼眶湿润了,“弟兄们都是好样的!刻骨坚持着,咬牙熬到今天,就是为了踏上战场、报效国家!”
蒋纬国心情很沉重,很庄严。组建伞兵部队,得不到德国人的指导,因为德军自己此时都没有伞兵部队,德军“空降兵之父”库特·斯图登特将军在今年(1938年)才正式组建德军的伞兵部队,所以在这件事上,和德军一起摸索着展开的(斯图登特眼下就在中国),由于没有先例可循,伞兵们自然在训练中损失严重,每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我相信你们!你们是我军的一把空中尖刀!”蒋纬国肃然起敬地拍了拍胡乔的肩膀,“让日本人好好地领教你们的可怕吧!”
“是!”胡乔肃然向蒋纬国敬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