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羞答答的高数疯狂的开!(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net,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陈露阳来兴趣了。

“那你们这项目多少人啊?!”

“我想想啊……”眼镜男算了算。

“计算中心一共六个学生,再加两个数学系的信息方向研究生,老师那边就挂了三个名字。”

“一个专门看程序的,一个盯着符号集和内码规范,还有一个是文字学出身的,专门研究‘简繁转换’和‘拼音适配’的。

“拼音适配?”陈露阳愣了愣。

“嗯,”眼镜男回答。

“现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那边正搞汉语拼音国际标准。我们希望这一套东西,能同时支持拼音排版和汉字混排。”

说到这,

眼镜男凑过去:“小陈同学,我听说你们那个通用件项目,把哲学系、力学系和经济系全都囊括进去了。”

“你看看咱们有没有什么机会,也搞一个‘跨院系联合项目’?”

嗯!?

陈露阳懵了一下。

这是……主动来找我谈合作的?!

这一刻,陈露阳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从来都是自己为了多争取点支持,天天东家跑西家窜。

连哄带求的让别人加入自己的项目。

这还是第一次!

有人!

主动!

来!找!他!

“行啊!!!”陈露阳几乎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他这小半年,真是吃够了被拒绝的苦。

现在猛不丁有人对他开口。

陈露阳二话不说,直接答应。

“诶呀?!真的啊!”眼镜男明显没想到陈露阳会答应。

一时间甚至以为陈露阳是在忽悠自己。

“当然真的!”

陈露阳指了指脚边的两个大麻袋子。

“瞧见我这俩大袋子了吗?里面装的全是每一个零部件生产的第一手数据和工艺流程。”

“等这批零部件试产成功,”

“我就打算着手弄《工艺手册》《零件组装图》和《标准操作规程》。”

“这样不管是谁,只要拿着这份生产说明书就能生产出我们的零部件。”

陈露阳一脸兴奋的跟着眼镜男说着自己下一步的构想。

“只是由于人力有限,原本我只能一个技校发一套书。”

“但是现在有了你们这个排版系统,我就可以批量印刷了!”

眼镜男也高兴了!

“那可不就妥了么!”

“等到时候你真需要印这些东西了,你就来计算中心找我!”

“到时候你的那些《工艺手册》《零件组装图》《标准操作规程》就可以成为我们的‘程序辅助排版系统’制作试点教材。”

陈露阳乐了。

“好啊!”

他的修理厂已经成为力学系的项目课题试点了。

也不在乎多一个计算中心的课题试点。

俩人正唠着呢,

屋里递交项目的学生们一个接着一个都走了出来,

“小陈同学,杜老师让你进去。”

“好嘞!”

陈露阳扛起两个大麻袋,对计算中心的哥们儿笑道:

“咱们以后江湖再会!下次一起谈合作!!!”

“就这么说定了!”

……

好地方啊~

这可真他妈是个好地方!!!

陈露阳一边往科研处办公室里拖麻袋,一边在心里疯狂呐喊。

谁能想到,

他就是来交个材料的功夫,还能碰见一个弄印刷的!

刚刚陈露阳对于眼镜男说的都是实情、

现有的发给技校的六本指导手册,都是马进和郭安礼俩人一笔一划手抄下来的。

亏了第二批试用件只有3个。

抄6份也不算困难。

可以后呢?

而且第一批生产的火花塞、万能垫片和万能喷嘴还没有写。

这要是把这些零部件的生产工艺都加进去,那工作量可就太大了。

此时的科研处,

杜科长的屋里堆的一摞一摞的全是材料。

等到陈露阳两个大麻袋一堆进去,瞬间办公室彻底满了。

接下来,

陈露阳疯狂调动丰沛的演讲情感,晓之以情,明之以义,

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倾诉现在项目的艰难。

缺钱,缺材料!!!

起初杜科长听的还算表示理解。

可是再怎么理解,也禁不住陈露阳这一句又一句的磨叨。

“小陈同学,你的诉求我这里收到了。”

眼看着外面计算中心的学生已经第八次探头进屋瞅情况了。

杜科长实在忍不住,打断陈露阳的哭诉。

“我会将你的项目情况完完整整的告诉学校,让学校这边多给你倾斜倾斜。”

陈露阳也真是说的口干舌燥。

听到杜科长有了答复,马上高兴道:

“那谢谢杜老师!”

“杜老师,我们项目可就拜托你了,可一定好好替我们向学校反应反应。”

说完,

陈露阳见好就收,跟杜科长打了声招呼,就离开了。

只是很可惜……

虽然陈露阳早早就已经跟学校、市科委、市经委申报了“重点钢材专业铸模”生产材料的请示。

但现在毕竟是年底。

钢料又属于紧平衡物资,只优先投给重点工程、重点建设单位、国营大厂和城市级基础项目。。

再加上大多数市属委办厅局单位已经进入“结账准备期”,开始冻结或压缩一般性新增物资采购申请。

陈露阳的材料申请虽然挂了项目名头,但归属的是“非正式编制试点类项目”,不在年度正式计划内。

属于“非急用、非急抢”的材料类目。

最主要的是,

修理厂并不在片儿城市工业局或钢铁调拨口的正式名册上,而是作为“北大修理实验点”被挂靠在高教口、教育系统中。

按物资分配逻辑来说,“挂靠单位”材料名额自然往后靠。

所以,当陈露阳得到消息,

四季度的钢材分配计划已经下完了,修理厂的申请材料没排上。

只能等下一年第一季度由市经委和市科委统一统筹安排。

他真是又闹心郁闷,又暗暗轻松的吐出一口气。

郁闷的是:

之前攒下来的那些钢料,已经在两次试制件的生产中消耗的差不多了。

没有材料,就意味着项目暂时只能“停产待批”,下一阶段进度被迫推迟。

但轻松的是:

好歹~第一阶段目标已经完成了。

通用试制件已经通过了基本测试,现有的工艺手段和生产数据都已经记录完全。

只要等材料一批下来,生产随时可以重启,立刻转入“批量标准化试制阶段”。

最主要的是!!!!

现在都1月份了,

真的、真的,真的该复习了!

这段时间不仅仅是他,

张楠、林启明、马进他们一个个都暂时放下了手中的工作,专心致志的准备期末考试。

虽然这里学术氛围自由,但你换成考试看看?

严不死你!

尤其是连英华。

自从有了陈露阳撰写的手稿,连英华那课堂进度就跟开了挂一样。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