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公有德,当王天下!(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net,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才一见面,能把你贾文和吓成这样?

见贾诩一声不吭,就一心劝进保命,俯首高呼万岁,偏偏周围人也都跟着起哄,一副自己不答应,他们就长跪不起的架势。

“唉”

袁术喟然一声长叹呐!

“你们真是害苦朕了!

朕本大汉忠良,岂能僭越称王?

且夫太祖高皇帝,立下白马之盟,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朕生为汉臣,死为汉鬼,岂能为此背盟之事?”

贾诩再劝:

“明公称王,非为己身,乃为天下也!

明公背盟,非怀不臣,乃匡社稷也!

汉室衰微,若无明公进位,以扶北辰,炎汉怎续宗嗣?

九州离乱,使无吴王救国,勤王保驾,万民何享太平?

使太祖高皇帝泉下有知,亦感念吴王为国之柱石,三兴炎汉,又何以为罪?”

群臣亦跟着劝进,不想袁术接连摆手推拒,答之曰:

“诸卿之意,朕如何不知,只是你们实在是误会我之深矣。”

这话一出,不说别人,就连贾诩都心中生疑,奇了怪哉。

三辞三让都过了,还不顺水推舟?还说什么我们误会他了?

不是吧,不是吧,别告诉诩,你这个汉室将亡之幕后最大黑手,着龙服,戴帝冕,佩玉玺,架御辇的当世第一反贼,要当着面告诉我,说你其实是大汉忠良吧?

却闻袁术那缥缈轻佻的话语,如惊雷乍响,话音不大,却响彻在场众人心间,只听他言:

“术乃大汉忠良,称王之事,岂可自专?

我大汉尚有圣天子在朝,今当上书洛阳,请陛下圣裁。

我袁家四世三公,世食汉禄,世为汉臣,自领王爵,岂是人臣之道?”

袁术言罢,亲自上前,将贾诩扶起,亲切唤之曰:

“此事既由先生提起,当由先生为之。

便请文和先生,为朕写书上表洛阳,以匡国之功,请封王爵。

再者,吴王这个封号,一看就是怀异之徒,朕不喜也!

朕为大汉忠良,生当作汉臣,死亦为汉鬼,今当以【汉王】号之天下,彰三兴炎汉之志,显匡扶社稷之心。

先生以为呢?”

贾诩:“.”

黑!太黑了!

谁会信了你的邪,觉得你是大汉忠良啊!

还要我亲自给你上书洛阳,以【汉王】的名号,羞辱天子、曹操、以及满朝群臣?

完了呀!

如果只是加入袁术,当他的从龙心腹,将来事败清算的时候,自己要是投降的快,携大功以作投名,兴许还可能有那么一点机会,能继续苟全性命。

但现在?

一旦一封上书发往洛阳,公诸朝野,我贾诩就是袁术第一心腹,叛汉首臣。

这玩意,是要上青史留名,遗臭万年的!

史册昭昭,一旦袁术败亡,就算只诛贼首,也得把自个斩首夷族,以震世人,绝不容恕。

今后怕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指望着袁术百战不败,相助他成就大业,执掌史册,才能得享美名,流传千古。

“先生怎么不说话了?

方才不是先生要劝朕进位汉王,以安众望吗?

现在朕许了你,今后你我君臣,筚路蓝缕,相辅同行,先生还不开心吗?”

贾诩勉强笑了声,用力回握袁术之手。

“谢汉王隆恩!

夙兴夜寐,以资大业,殚精竭虑,相助大王!”

“好!

今得文和先生,如太祖高皇帝得陈平,朕心甚慰。”

袁术满意颔首,又谓众人。

“今朕将登王位,不幸帝星失辉,洛阳伪朝廷挟持陛下,愚弄世人,使国将不国,汉室失统。

即刻命人传讯令阎象将陈王、梁王、沛王、鲁王,请来寿春。

朕尝闻致君尧舜上,无为治天下。

待朕回朝,当请诸王共商,开摄政王庭,以我等诸王议会,票决国事。

自今往后,凡洛阳伪朝之诏书,皆曹贼挟持天子之伪诏乱命。

九州万邦当以我等汉室诸王,摄政辅国,三兴炎汉。

等迎回天子,还都洛阳,再还政于陛下。”

袁术此言一出,犹如石破天惊,众人脑海中轰雷乍响,都知道要出大事了。

特别是贾诩,早已面如菜色,惨白如纸。

欺天了!

自己这是造了什么孽?不就是劝进个王位吗?怎么整出此等惊天大事?

洛阳伪朝廷?

已经不是矫诏了,而是斥洛阳朝廷为伪诏?

汉室诸王议会摄政?

不是,你整这事,让他们跟你一块摄政,梁王、陈王他们不害怕吗?

再说就他们几个被你绑来参会的架势,他们真的有投票权吗?

而且你袁术算个鬼的汉室诸王,总不能因为你自封的汉王封号上带个汉字吧?

完了呀!全完了!

我让你进位王爵,没让你直接在寿春开辟新朝廷啊!

怎么说?

袁公路之心,路人皆知久已,可袁术早不称王,晚不称王,偏偏一见了我贾诩,当天就称王了!

连称王上书都是我贾诩写的,白纸黑字,证据确凿。

袁公篡逆谋反,昭然若揭,可偏偏早不造反,晚不造反。

一见了我贾诩,当天就把洛阳斥为伪朝,于寿春开诸王议会,另辟新朝,摄政大统?

贾诩:我&*@#!

真教人苟全性命了一辈子,一朝半点不由人。

这下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不助袁公成就千秋万世之霸业,我贾诩必与他陪葬,共赴千秋万世之骂名。

袁公的心都是黑的吧?这也太坏了!

袁术阴谋论,汉室衰亡最大黑手,曹营诚不欺我。

袁营群臣,虽也为袁术这一番改天换地之壮举而骇然。

到底平日里就天天听他一口一个自称为朕,心里大抵都一门心思跟他当反贼了,倒也尚能接受。

至于新来的义子张绣,一心为了当继子而努力的他,更是全心全意支持义父大业,怎有不从?

倒是诸葛瑾,在这一众狂热的袁营反贼之间,小心翼翼的谏言曰:

“回禀汉王,那个.就是说鲁国现在还在朝洛阳伪朝治下,心向曹贼,恐怕鲁王将不尊大王之诏令,不会前往寿春。”

“此事易也!”

袁术拔剑出鞘,轻弹手中利刃,轻笑谓之曰:

“既然荆州已定,曹军已退,想来各方来犯之敌,也该撤军。

传令陆逊,举梁、陈之兵。

伐鲁灭国!

朕要在回转寿春之时,见到诸王同座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