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论选拔人才之法(二)(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net,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这是治国之道,嬴政倒想子婴多了解了解。

“老爷子,你虽不为朝臣,却是有一颗忧国之心,我大秦像你这样的人很少了。”子婴竖起大拇指说。

嬴政听之倒是暗暗得意了一会儿,心想,如他都不忧国,还有谁来忧国呢?

至于他不为朝臣,的确,他就不是朝臣,他是凌驾于朝臣之上的皇帝。

但子婴接下来的话让他一愣。

“就你所说,权贵豪绅如对大秦不忠,的确能影响朝局,但你别忘了,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一旦让权贵豪绅把控了仕途,很易产生堕落思想,腐败之事也必不会少,长此以往,你说大秦会好吗?能久安吗?”

嬴政听之又是沉默。

潮水之所以能向岸边汹涌,是因为有后浪在助推,一旦后浪力竭,潮水自会枯竭,他懂这个道理。

不禁微微侧目,眼睛余光落在子婴身上,暗想子婴什么时候也能有如此高见了?还真是如表面上般没有能人教导?

他完全不相信,一时间看向子婴的眼神又多了几分赏识。

子婴继续说:“而要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就必须要吸纳新鲜血液,纸便是最好的催发剂。”

“当纸普及开来时,自然会涌现出足够多的典籍,一旦典籍多了,价格便会降低,加之纸的便宜,即使是黔首也能买得起,天下黔首谁不想自己的子女出人头地?那读书的人自然就多了。”

“接下来能涌现出多少能人,恐老爷子也能估算得到吧!”

嬴政眼睛微微一眯,点头。

他的确可以想得到,一旦有利可图,即使是黔首也会疯狂地想成为读书人,读书人一多,自然优质的就会显现出来。

哎哎!如果不是子婴提及,他还真不会往这方面想,旧制的固化让人的思想也跟着固化,一切都被墨守成规所禁锢。

他就是如此,此刻子婴开了口,他那禁锢的思想就如被开了一道口子,想法也跟着改变。

嬴政道:“有理,只要天下出现的能人多了,那我大秦便可择优而用,于国朝有利。”

可是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他,不禁问:“即使天下能人多了,又何以能被我朝所用?”

子婴明白老爷子的意思,仕途皆被权贵豪绅垄断了,即使再有能耐的人也会被拒之门外,这就是人性的自私。

“我有良策,不知老爷子想不想听?”子婴对历朝的选拔人才方式还是比较了解的,就不知道老爷子能不能接受,毕竟这种思想太前卫了,前卫到无人敢开先河。

“自然,但说无妨。”

嬴政侧耳倾听。

他今日目的是考究皇孙,无论皇孙提出什么策略,他都愿意听,如实用,说不定还会采纳。

三年后减免市税、以工代赈就是最好先例。

子婴想了想道:“其一,九品中正制;其二,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人才的方法,科举制就不用说了,自隋朝实行后,一直沿用到清朝,是得到历史验证的最好策制。

嬴政听之眼睛睁了睁,暗道又是新奇之说,他真不知道皇孙的脑袋是如何长的,竟能想出那么多花样来。

不对,就逆子那窝囊样,绝对生不出好脑袋的皇孙,除非有能人教导。

那子婴的老师究竟是谁呢?他早已经命黑冰台去暗查了,可至今也无音信,不,是完全查不出痕迹了,就似乎子婴根本没有老师一般。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