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犹豫不决比选择错误更可怕(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net,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就这样,毛驴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分析新鲜度,一会儿分析美味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最终饿死在草堆旁。

此后,人们就把决策中犹豫不决、难作决定的现象称为“布利丹毛驴效应”。

3.3 果断选择,而后全力以赴

在“牧童捉小狼”故事中,如果大狼不试图一下子救回两只狼崽,而是先守住其中一棵树,那么用不了多久,它就能至少救回一只狼崽;在毛驴的寓言故事中,如果毛驴不管如何先吃其中一堆草,那么很可能在吃完一堆草之后还有时间吃另一堆草,即使吃不到第二堆草,也不会被饿死。

因此,在面对诸多选择时,避免布利丹效应的对策是“果断选择,而后全力以赴”。如下面是一则管理故事。

有一位企业家,随着事业发展,手下的人手也日益增多。都说人多好办事,可是人多也有难办事的时候,至少在这个企业,人多了,嘴杂了,主意也多了,大小问题若不争个高下,是难以作出决策的。所以,很多时候,企业家选出的“正确答案”都是“过时答案”。

对于这种结果,企业家并没有埋怨下属,而是开始怀疑自己无能,渐渐地不敢见人,整天窝在家里看报学经。

一天,企业家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新产品——“决策机”。他想到自己的为难之处,就赶紧订购了一台。收到后,就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此后,凡是需要决策的事情,企业家都会悄悄拿出“决策机”,叮叮当当按几下,然后藏起机器,对部下回答“行”或“不行”。

部下按照老板的指令开始执行,差不多每次都是“大赢”,于是直夸老板“英明”。

一次,企业庆功,企业家酒后吐真言:“这都是‘决策机’的功劳。”说完,还请部下参观了自己的决策机。

看到决策机,部下大喜,连忙出主意:“这个机器既然如此英明,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拆开研究、仿制了来卖?”对此,企业家也表示赞成。

可是,等他们用切割机一层一层把彩色钢板切割开时,才发现核心部件的真面目——硬币一枚,一面写着YES(行),另一面写着NO(不行)。

可见,“看清了再做”,是无法作出最佳选择的。因为当你看清楚局势的时候,你的对手也可能看得很清楚了;而且,由于长时间犹豫不决,人们可能会付出更多的代价,如市场空间、资源的损耗等。所以,最佳选择的关键不在于“万无一失”,而是“果断”。

3.4 生活启示

在面对诸多选择时,我们通常会犹豫不决,或担心错过更好的选择,或者担心现有选择的风险。事实上,在没有全力进入新方向之前,没有人可以准确地看清前行的道路。任何一条路,都可能通向地狱,也可能通向天堂。真正的选择之道正如英特尔董事长安迪·格鲁夫在回忆英特尔转型时所说:“路径选错了,你就会死亡。但是大多数公司的死亡,并不是因为选错路径,而是因为三心二意。他们在优柔寡断的决策过程中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断送了自己的前途。所以,最危险的决策莫过于原地不动。”